日期:2022-06-14
作者:
浏览量:1586
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市场主体总数已达到1.4亿,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比95.68%,营业收入占比62.98%, 利润总额占比53.46%。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7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
因此,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就业岗位、居民收入、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
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真钱欧洲杯》提出,加强直接融资支持。深化新三板改革,发挥北京证券交易所服务中小企业作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共十九部门联合印发《真钱欧洲杯》明确指出,提高融资可得性。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我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现状
股票融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全年沪深交易所 A 股累计筹资 16743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26 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 6932 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 260 亿元。
债券融资方面:债券市场是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渠道,对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有竞争力的直接融资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 2021 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突破百万亿元,达 130.43 万亿元,同比增加 16.12 万亿元,增长 14.1%。[2]
股权融资方面:据《真钱欧洲杯》显示,2019 年度中国创投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 2019 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 1777 家,较上年增长 6.41%。从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状况看,总体上更趋稳健。
总体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都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逐步建立的,缺乏成熟的规范管理经验,还达不到规范化管理要求。尽管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且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累计投资也已经超过 10 万亿元,但是与间接融资相比,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的比重并不高,这已经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我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面临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发挥作用。我国已初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不同层次市场的相互补充,更有效地匹配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2021 年 11 月 15 日北交所正式开市,差异化定位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望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各类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新阵地。
长期资本供给进入面临较多制度阻碍。创业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从最初介入初创企业到实现退出,一般需要 5-7 年,这就需要大量长期资本的支持。创投行业长期资本的形成除了逐利的市场驱动外,更重要的驱动来自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包括政府的引导及贷款支持,特定资金的市场准入,创业投资市场的税收优惠等。
以主体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带来的问题。现有的以主体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无法为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凭证,从而导致融资问题。想要解决该问题,需要解决三个痛点:
一是看不清,产业链错综复杂。实体产业链结构复杂、风险敞口大,银行缺乏垂直行业细分的经验和能力,无法深入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摸不透,底层资产不透明。缺乏技术手段获取实时一手数据和有效的风险预警的能力,缺乏监控底层资产的能力;
三是不信任,主体信用不足。除行业龙头企业外,绝大部分实体企业主体信用不足,缺乏必要的抵押物,主体信用模式下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面对这三个痛点,应当运用数字科技将金融服务模式升级为产业数字金融,即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封闭场景中交易的数字化、透明化、可控化,不再需要主体信用增信,而是重点关注交易过程,创新性引入交易信用模式,通过采集企业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数据,构建交易信用风控模型,建立一套交易信用认证体系,进行交易信用的存证、确权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资金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结合前述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面临的问题分析,提升中小微企业自身能力、信用水平,改善内因是解决融资问题路径之一。
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中小微企业自身能力水平。2020 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真钱欧洲杯》,共同搭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的联合推进机制,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强平台赋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转型,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转型门槛;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降低转型成本,探索“云量贷”,缓解贷款难;树标杆示范和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快速转型,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充分发掘企业间协同放大效益。
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提升中小微企业自身信用水平。产业数字金融本质是物联网、区块链等智慧科技技术和产业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智慧科技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产业链情况透明化,企业底层资产可视化,潜在风险可控化,帮助金融机构降低过去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成本,在风险成本降低、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降低了产业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
相较于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的特点是:
一、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主体信用的风控模式,通过资产的数字化,风险的可预警和可控制,帮助金融机构摆脱对主体信用、确权增信和担保抵押的过度依赖,这让产业链上 80% 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不再因为没有担保抵押、确权增信而贷不到款,或贷款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金融还停留在核心企业增信确权的中心化金融服务阶段,技术和科技含量并不高。而产业数字金融是一种产业链上“去中心化”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
二、建立生态赋能思维,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公司不再自己做金融,而是全心全意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赋能,与金融机构共同形成一个科技+金融的生态,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这和传统供应链金融公司的定位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清华五道口,《真钱欧洲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真钱欧洲杯》
作者: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罗培 关瑞玲
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wtNd1E4ikvzFdB7L20LtnA
产品申请
感谢您的申请,
我司工作人员将在 24h 内联系您!